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

中集车辆:安全生产存隐患 业绩增长恐难持续

2021-05-27 14:53:54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近日,港股上市的公司中集车辆在创业板的注册正式生效,作为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的半挂车生产企业,中集车辆称得上是半挂车领域的“一哥”。

不过,诸多迹象表明,当下中集车辆的日子并不好过,数据显示2020年其净利润增速为-4.31%,呈现出明显下行趋势,更重要的是,从其业绩构成来看,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拆迁”、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此外,报告期内其屡遭处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均亮起“红灯”。

“卖子”“拆迁”助力之下

业绩增长恐难持续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期”),中集车辆分别实现净利润金额为12.85亿元、13.26亿元、12.69亿元,而这其中有一大部分为非可持续的盈余。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非经常性净损益分别为1.65亿元、2.99亿元、2.82亿元,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13.80%、24.68%、24.88%。可见,非经常性损益已经成为了中集车辆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中集车辆数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其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净收益,金额为1.06亿元,2019年、2020年,则主要为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38亿元、2.39亿元。

上市前夕,中集车辆进行了一番股权架构调整,2018年,其将持有和运营的车辆产业园的股权进行转让,其中,转让成都产业园(含1家全资子公司)60%股权,保留40%的参股权;转让深圳车辆园(含7家全资子公司)100%的股权。接盘方则为中集车辆的控股股东。

此外,中集车辆还将北京中集车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30%股权、沈阳市北新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40%股权和上海申毅专用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5%的股权转让给第三方,合计形成投资收益1.06亿元。

经过上述操作,2018年中集车辆当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然而依靠出售子公司股权的方式实现的增长,终究无法持续,2019年其净利润增速便迅速放缓,仅有3.25%,2020年更是出现了4.31%的负增长。

此外,中集车辆还“幸运”的成为了“拆迁户”,而这也了对其业绩助力不少。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11月,中集车辆位于扬州的通华专用车厂收到搬迁通知,扬州拆管办对其补偿8亿元,后续,随着通华专用车项目阶段性搬迁,2019年、2020年,中集车辆分别对此确认了1.82亿元、1.58亿元的收益。

在即将在创业板上市的关键时刻,中集车辆因“拆迁”获得数亿元补偿款,对其业绩助力不小,可谓是相当“幸运”,但值得警惕的是,不管是“卖子”,还是“拆迁”,都仅是偶然性所得,并不具备持续性,待中集车辆成功上市后,相关收入确认完毕,其本已下滑的净利润后续走势如何?很令人担忧。

产品质量需警惕

安全生产存隐患

查看中集车辆的招股书,发现其报告期内所受处罚高达几十项,且被处罚原因五花八门,其中,主要涉及环保、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税务等方面。

产品质量问题对公司发展影响十分重大,而中集车辆却屡屡因此遭到处罚。

据青黄市质检处字[2017]125号文件显示,由中集车辆生产的5台集装箱骨架车辆重量超过车辆《合格证》及国家规定的整备质量,超标的车量无法上牌,也未能上路,最终中集车辆被罚款27万元。

此外,中集车辆还因打磨车辆识别代码而被黄岛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进行了处罚。据青黄市监罚字[2019]247号文件显示,中集车辆的车辆识别代号的部件有打磨痕迹,打磨痕迹均位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规定的VIN打刻区域内,采用打磨后填充覆盖物并重新补漆的方式对实车进行了处理,因此,其被罚款12万元(货物金额1.5倍)。而此并非孤案,其还因上述相同原因,被处以10万元的罚款。

上述案件也暴露了中集车辆在车辆产生方面品控存在不少问题。而该公司打磨车辆识别代码的行为,意味着其主观认识上存在问题,企图通过掩耳盗铃的方式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然而,除了已被发现并被处罚的问题外,其是否还存在其他类似没有被人发现的问题也令人担忧。

中集车辆在安全生产方面问题也不少,据招股书显示,其因之所受处罚有6起之多。其中,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缺少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时间少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对于涉爆粉尘等危险性较大的场所(木工房),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等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特种作业员工未持证上岗位的情况,中集车辆因此多次受到处罚,其中最高处罚金额为5万元。通常来讲,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意味着工作难度及危险性相对较高,稍有不慎便酿成大祸,但中集车辆对此屡教不改,倘若真的发生安全事故,届时恐怕就为时已晚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