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金融 >

路边的蘑菇不要采!惠州有人中招进ICU抢救 环球快看点

2023-06-29 10:18:13    来源:今日惠州网

上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报告一起较大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云浮市罗定市报告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病15例,死亡5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无独有偶,半个月前,惠州一位市民采摘了野生蘑菇带回家煮食,随后很快出现中毒现象,后送至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资料图)

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一些草地、林地上,野生蘑菇纷纷“冒头”并进入生长旺盛期。在惠州几乎每年都有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入院甚至进ICU抢救的事件。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专家团队提醒,野生蘑菇的种类繁多,市民难以鉴别是否能食用,不建议自行采摘食用,一旦食用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夏季尤其在雨后,路边草丛或者山上常常能看到野蘑菇身影(资料图)。

警慎食用野生蘑菇

家住惠州的林先生(化名)今年40多岁,据他介绍,他在家附近的一颗树下发现的蘑菇,因为自己小时候也有过采蘑菇食用的经历,所以当场就采摘了几颗蘑菇回家做菜。没想到进食后过了2小时左右,自己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当时到医院输液,口服药物后好像没事了,没想到第三天出现腹胀,无力,无尿等症状。”林先生再次到附近医院检查,发现血肌酐升至1081umol/L,后转到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经医生诊断,这是吃了毒蘑菇后引发的食物中毒致肾功能衰竭。在急诊内科住院治疗经血液灌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后,林先生逐渐好转并顺利康复出院。

记者了解到,几乎每年这个季节,都有一些因食用野蘑菇后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前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不仅新鲜蘑菇存在隐患,野生干蘑菇也危险重重。2020年,惠州就有一对夫妇吃了野生干蘑菇,差点因此丧命。

警惕蘑菇中毒的假愈期

需要警惕的是,一些蘑菇中毒的市民在出现不适症状后,自行口服药物或到门诊输液后会出现暂时性好转,殊不知更严重的症状还在后头。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罗国标指出,蘑菇中毒具有“假愈期”,往往容易迷惑人们。

罗国标介绍,“假愈期”患者经过消化道刺激症状出现好转,或仅感轻微乏力,食欲食纳不佳,但实际上此时患者可能已经出现肝脏损害的情况。一些中毒量少、病情轻微的患者肝损害没那么严重,经过调理可以慢慢进入恢复期,但那些中毒量大、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可能进入内脏损害期,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出现毒蘑菇中毒症状一定要马上前往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切勿错过最佳救治时机,耽误病情。

另外,由于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因此救治关键在于尽早清除体内毒素,医疗指南强调,当患者发生中毒反应,若能尽快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灌肠、胆汁引流等措施进行毒物清除,治疗效果会较好。如果可以,遇上怀疑蘑菇中毒最好带上蘑菇就诊,以便医生能够及早确诊,及时采取对应的方法。

相关链接

网上秘诀不靠谱

远离野生蘑菇为上策

记者搜索相关资料了解到,广东地区存在的毒蘑菇有100百多种,比较常见的有致命鹅膏、小托柄鹅膏、格纹鹅膏、灰花纹鹅膏、灰疣鹅膏等品种。每年六七月份受“龙舟水”影响,岭南地区下雨特别多,气温也比较高,这时候是野生蘑菇长得最好的时候,也是毒蘑菇食物中毒的高发期。

在民间,流传着一些鉴别毒蘑菇的“秘诀”,如“颜色鲜艳的菇才有毒”“长在阴暗潮湿处的菇才有毒”“银器、大蒜一起煮会变黑的菇才有毒”等,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秘诀”都是不科学的,切勿盲目相信。专家表示,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非常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部特征难以辨别,普通市民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罗国标强调,吃蘑菇中毒的新闻,每年都数不清,千万不要凭个人经验鉴别蘑菇是否有毒,更不要相信民间所谓的鉴别毒蘑菇方法以及白菜、绿豆等可以解毒的民间“传说”,这样做可能会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不采不食不买野生蘑菇是保护自己、预防中毒的最好办法。千万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食用野生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为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在餐饮服务企业,也不要加工食用和售卖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东江时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王运广 程秋伊

关键词:

相关阅读